咨询投诉热线:4008-255-388      出借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金筑财富

首页 > 新闻资讯 >金筑观点 > 我隐约闻到了“钱荒”的味道

我隐约闻到了“钱荒”的味道

发布时间:2017-12-05 09:20:22 来源:金筑财富 作者:路口大爷 浏览次数:1661
摘要:钱紧之后,是好日子还是苦日子?

钱紧之后,是好日子还是苦日子?


最近有一件“小事”和一件“大事”让我们感受到, “不差钱”的时代真的过去了。


“小事”是,北京房价终于松动,没上车的刚需族反而迎来“史上最高”的买房成本,原因是北京首套房贷利率最高竟上浮了四成,把贷款人都给吓退了,借钱买房越来越难。“大事”是,中央对大基建态度生变,近来频频叫停地方大基建项目,其中包括了300亿的包头地铁项目、500亿的呼和浩特3、4号线地铁及呼鄂高速公路项目,收紧的原因,除了部分地方城镇化水平不足,最根本的是,地方政府真没钱了。


不论是买房这点事儿,还是宏观大势,它们都共同指向一个信号:货币大环境正在发生转变,钱越来越紧。


房价跌,买房门槛反而增高


半年前北京西二旗的程序员Null还在犹犹豫豫,心里总是有个声音告诉他:“再等等,再等等,调控这么严,房价肯定是要降的。”如他所愿,海淀的房价从4月份的95008元/平跌到了10月份的88205元/平,好机会来了!


Null一边暗爽,一边着手看房,准备在海淀买下一套80平的房子。结果到银行申请首套房贷时,傻眼了:多数银行已经把利率提高了10%-20%,有一家银行甚至提到了40%。


image.png


合着房价跌是一回事,利好刚需是另一回事,究竟算是个什么事?


连银行也没钱了


青睐银行理财产品的大妈们最近发现,银行理财产品的款式丰富好多,而且收益率明显比以前高了。没办法呐,今年“虎妈”监管态度强硬,银行业被动清理影子银行,收紧表外业务,另一边,负债陆续到期,银行又不愿抽出配置在长期债券的资金,导致了期限错配、资金链紧张。银行只能一边多卖几款理财产品,一边去找同行借钱。


问题就在于,这不是一家银行的情况,而是大量中小银行都在忙着找大行借钱挨过苦日子,拆借利率越来越高。


image.png


资金还在持续紧张,有人隐隐在担心,“钱紧”可能会变“钱荒”,因为他们发现了一个观察指标发生重大变动。


整个11月,十年期国债的收益率两度站上4%;而在早前6月份,一年期和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甚至出现“倒挂”,从历史数据来看,这个现象只在2013年“钱荒”期间出现过。


银行没钱,用提高房贷利率的套路,就能吓跑一堆像程序员Null这样的刚需族。据《证券日报》,那家将首套房贷利率上浮40%的银行,其实并没有内部明确发文,但是由于一直没有额度,所以对外宣称上浮40%,“这样就不会有人申请了。”银行不放贷,苦的还不止是买房的人。


昔日首富也借不到钱


有时候,一夜之间,财富就已经发生惊心动魄的大变迁,就好比万达。上面要万达缩小负债表,银行新贷款也不给批,旧债来了,万达只能卖地瘦身。今年王健林从首富的位置上走下,连傲娇的王思聪也要变得乖巧低调许多。


其他房企也陆续遭到融资渠道的“围剿”,银监会喊话银行业要严格执行房贷业务规则要求和调控政策,收紧开发贷,严查理财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房地产公司在境内发债也受到严控。真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有些房企只能去找融资成本更高的信托、资管。


股权质押越活跃,越是证明上市公司们普遍缺钱。


image.png


为什么会嗅到“钱荒”的味道?


去年还是资本的狂欢期,房地产、市场大繁荣,短短一年间风向就发生了转变,到底是发生了什么?这背后的逻辑其实是流动性的收紧,央妈把全社会的钱给收回去一部分。


全球性宽松的货币环境已经结束,美联储不仅进入加息通道,而且还开始了缩表计划。美元的购买力显著提高,美元也将越来越紧缺。


中国不跟不行呐。如果人民币贬值压力过大,聪明的投资者用脚投票,更大可能会选择大量抛售国内资产,转而投入资本主义的怀抱。所以坚持不懈防资本外逃、打击地下钱庄,也是这么个原因。央行行长周小川今年在博鳌论坛上也提到,全球进入货币紧缩时代,人民币也将放弃宽松政策。


image.png


再看回国内的政策动向,重点已从“去库存”转向“去杠杆”。


可以想象政策的魔力吗,“去库存”的任务一执行下来,生生将2015年末创历史新高的商品房库存降到两年多来的新低,各地又开始紧张补库存。之前从人口流动、市场规律出发,看空三四线城市的判断,在政策面前不得不认错——通过央行提供贷款,地方进行棚户区改造,三四线楼市今年大热,库存的烦恼全没了。


现在,政策转向倒逼全社会“去杠杆”,说白了就是降低负债水平。过去政府部门和企业依赖举债发展经济的路径,雪球越滚越大,留下严重的债务危机;这两年激增的中产更是有贷款消费的冲动,居民部门的房贷规模过大。


为了防止“钱荒”的恐慌情绪在全社会劣性传导,引发系统性风险,央行近来在公开市场上不断输血,想缓解趋紧的流动性,稳住市场情绪。但是杯水车薪,这点钱解不了资本市场的渴,可以肯定,钱紧的趋势还会不断强化,收缩性货币政策不会发生转向。


image.png


之后是好日子还是坏日子?


差钱效应加剧,至少对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


首当其冲的是房地产市场。


拿不出全款来买房的刚需族会受到误伤,甚至多地可能遇见南京这种情况:富人和投资客连夜全款抢房,利用限价政策、房贷利率上升、首付比例提高等条件进行套利,二手房的价格比一手房还贵,刚需只能吃哑巴亏。不过,“房住不炒”的基调是肯定的,刚需族该上车还是得上车。


image.png


另外,官方明确表态打破刚性兑付这一潜规则后,我们反复提及,“信用违约时代”即将到来。像东北特钢、大连机床、丹东港集团巨额债务违约事件还会越来越多,老铁们还不上钱,银行、政府也不兜底。受其害的是还没接受足够投资教育的投资者,钱要收不回来了。其中就包括这几年买了银行表外理财产品的老百姓。


不过,最终会受益的依旧是整个经济体。在十九大报告中,高层已经不再强调GDP的高速增长,转而更加重视经济结构的改善,引导资金脱虚向实。在货币过多时,全社会进入追逐泡沫的投机时代,经济增速看不出好坏,但经济结构确实变差了,杠杆叠加,实体因为融资困难,走向凋敝。现在货币规模收缩,政策堵住了热钱流入楼市的通道以及在金融系统内部空转的可能性,力引资金通过股市、债市等方式流向实体经济,接下来要解决的难题是,如何将那些吞噬流动性又不产生现金流回报的企业清出市场。


金筑财富www.jinzhucaif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