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产业金融研究基地、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金融科技研究中心等学术单位发布了《数字普惠金融视角下的金融科技发展评估——以P2P网贷行业为例》,这是国内首份全面评估P2P网贷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的报告。
1、报告发布人实力雄厚
中国社会科学院产业金融研究基地的主管单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提供研究支撑。因此,报告发布人有雄厚的研究力量、丰富的研究积累和完善的研究条件,研究结果对监管部门也有参考作用。
2、报告看网贷:一种有可持续性、有积极意义的商业模式
《报告》认为,尽管相关部门密集推动银行服务小微企业,但银行投放到小微市场的总放贷额仍然占比过低,例如2017年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满足率仅为30%-40%。
现阶段,我国金融市场仍然存在交易成本高、信息不对称、信用体系薄弱等问题,而P2P网贷在过去的发展中已经初步证明了其对于缓解包括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在内的弱势群体融资困境的重大意义以及自身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
在中国银保监会于2018年9月发布的《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情况报告》中明确,“数字普惠金融引领”是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出路”,作为数字普惠金融的主要推动力,金融科技被社会各方面寄予厚望。
3、报告看监管
因此报告认为,尽管部分平台出现了背离普惠金融的异化现象、造成一定社会危害,但国家鼓励支持发展包括合规P2P在内的数字普惠金融的总基调没有改变。
所以,防范金融风险应当增加普惠维度的考量,推动阳光化的民间金融机构持牌上岗、健全退出机制,持续提升P2P网贷的普惠价值;还要警惕科技在地下金融中的不当应用,防范地下金融风险的扩散。
与此同时,投资者教育对于普惠金融的健康有序发展至关重要。P2P行业之所以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专业金融知识储备的散户出借人大量介入。
因此,通过普及金融知识,帮助其正确管理风险并合理应对金融风险事件则至关重要。只有强化投资者教育,加强金融科技和监管创新,才能助力P2P走向成功。